教養的藝術---「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」-洪蘭
1、不要打小孩子,你打他們,他們打別人。
2、小孩子6個月可以開始情緒控制,但是家中不要佈置的太漂亮,因為小孩子會好奇開始破壞,反之不好奇就要開始擔心了。
3、如果小孩無理取鬧,父母控制情緒的方式請先走開。
4、研究發現,爸爸一周回家吃飯三次,小孩子的詞彙會比一般的小孩多更多。
5、大腦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打、可以碰。
6、建議大家可以看「飛越杜鵑窩」的電影,會了解前腦的重要性。
7、人定「順」天,不要強迫小孩去做不能做的事,他不能走的時候不要強迫他硬走,他能走的時候,不要將他關在圍籃裡。
8、孩子到一年級的時候使用左手或右手才會定下來,不要去矯正左右手的使用
9、沒有「輸在起跑點」這句話,人生是馬拉松、不是百米衝刺。
10、左手、右手不要試著改變,會有情緒障礙。說話的早晚、開翹的早晚、左右手的使用這三點都是基因所決定的。
11、孩子找你、立刻停下手邊的事傾聽,"等一下"他們就不說了、久而久之就什麼都不說了。
12、絕對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。
13、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,是贏在轉折點。
14、任何事超越了能力就是壓力、不要期待孩子超越他們能力。
15、小孩長大後徵詢父母意見,僅需要告知原則,讓他們自己做決定。
16、不做媒、不作保。
17、沒有三歲定終身這件事。
18、學而不思則罔。
19、60%的行為是習慣化的行為,卓越不是一個行為,而是一個習慣,習慣成自然,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,不要妥協,原則要清楚。
20、習慣就是生活的態度,衛生習慣、閱讀習慣、做事情的習慣、睡覺習慣、說話習慣 habit is a second nature that destroys the first。
21、不要讓孩子一直哭,他們一定有不舒服,但不會表達。
22、品格決定命運,習慣決定機會,無傷大雅的習慣影響你的升遷。
23、模仿是學習最原始的機制。
24、操之在己,如果別人有的東西你沒有,試著自己做,包括給孩子的玩具,創造新、心意。
25、影響孩子品格的因素:所教的朋友-行為的模仿,看的書-知識的內化。
26、國中之後一定要幫忙篩選朋友,可以透過家長會或是多買電影票,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一同前往(需和對方的家長直接聯繫)。
27、經驗是促使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。
28、閱讀可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,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。
29、語言是思想的媒介,知識不分課內課外,只分有用沒用,學生只要念要考的東西,這是錯誤的觀念。
30、不要罵孩子是豬、不要傷害到孩子,過去的經驗會造成現在的你(一直罵豬長大就變成一隻豬),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彌補。
31、謙虛自己,不要謙虛孩子,因為我們知道大人是在說假話,但是孩子不知道(如果人家說你孩子很聰明,就說謝謝,不要回答說你不知道他國語只考五分或者是他那天被老師打之類的)。
32、父母親常常口是心非,小孩會叛逆;大人不放手,小孩傷母心。
33、在我學校裡,我不要你完美,我要你學習,這樣時間不會花在推卸責任。當你犯錯時,重要的不是這個錯有多糟或是不是你的錯或他算不算一個錯,重要的是要把它轉換成學習的經驗 (from book - The genius in every kid by Rick Ackerly) 。
34、孩子說謊的頭號原因-不想讓父母對我失望。
35、當對孩子過錯寬容的時候,他們長大也會寬容待人。
36、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人愛,最需要的是安全感,被拒絕是恐懼的地獄。
37、受虐兒童長大幾乎會成為受虐者。
38、教育孩子家裡只能有一套規則,不能一個扮黑臉、一個扮白臉,解鈴、繫鈴需是同一人。
39、跟孩子說No,要指出一條可以走的路,不可以只說No。
40、沒有天才,放對地方就是天才。
41、重要的是擁有什麼能力,並非缺乏了什麼能力。
42、誠實是最好的教養方法,不要騙孩子。
43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,你會看到他的長處。世上不缺少美,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。
44、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:溫暖的家庭(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)、陪孩子成長、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、教他紀律。
45、電腦、電視放在公共空間,過濾小孩看的書,「完全自殺手冊」絕對不能看,九把刀有時候髒話,需過濾。
46、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,是最有毅力的人。
47、家長也要有知識,才能看得遠。
48、親子共讀,父母自己讀書,孩子一定跟著讀書。
49、身教,模仿是人的天性。
50、不要花時間在做家事,家事做了、明天又髒;孩子教了、明天就好。
51、不要讓孩子去死背,要給予他們快樂的童年。
52、小時候培養美育品味,長大不會歪偏。
文字截取於:蒙特梭利新生園洪蘭老師講座